齐云山 (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)
齐云山,古称白岳,因遥观山顶与云平齐得名;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,地处休宁县城区西约15千米处,距屯溪区33千米,总占地面积110平方千米。
齐云山内有月华街、云岩湖、楼上楼3个景区。有奇峰36座,怪岩44处,幽洞18个,飞泉洞27条,池潭14方,亭台16座,碑铭石刻537处,石坊3个,石桥5座,庵堂祠庙33处。
1994年,齐云山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;2001年,齐云山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;2005年,齐云山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。
中文名齐云山 外文名Qiyun Mountains 地理位置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
开放时间8:00~17:00 景点级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60元 占地面积110 km²
著名景点真仙洞、月华街、云岩湖、玉虚宫
目录
1 历史沿革
2 地理环境
▪ 位置境域
▪ 地形地貌
▪ 气候特点
3 自然资源
4 主要景点
▪ 综述
▪ 景点
5 开发建设
▪ 基础建设
▪ 品牌建设
6 文化活动
▪ 人文历史
▪ 道教文化
▪ 活动
7 旅游信息
▪ 交通
▪ 路线
8 所获荣誉
1
历史沿革
唐朝乾元年间(758~760年),道士龚栖霞云游至此,隐居山中天门岩;元和四年(809年),歙州刺史韦缓建石门寺于石桥岩。
北宋祥符元年(1008年),朝廷建密多院于白岳山南。
南宋宝庆年间(1225~1227年),崇慕道教的方士、居士相继来山,择地筑构,初创佑圣真武祠于齐云岩。
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朝廷置道会司于县城崇寿观,主领全县道教事,山上道士有被任命为道会司的;嘉靖十一年(1532年)龙虎山正一嗣教真人张天师驻山,因世宗祈嗣灵应,敕建玄天太素宫,置真人府,配各级道官:太素宫置提点,真人府设赞教、知事,山、庙有住持,县设道会司,州设道正司,府设道纪司,中枢最高设道箓司等机构。
清朝,齐云山被乾隆皇帝题为“天下无双胜地,江南第一名山”。
民国二十三年(1934年),休宁县国民政府设置齐云山管理委员会。
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,太素宫前殿倾坍,为整修宫殿,休宁县政府将管理委员会改组为整理委员会。
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,因香市人杂,为维持治安,休宁县设置驻山警察分队。
1949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在土地改革运动中,齐云山整个风景区内的山场田地,分别属于岩前镇、渠口乡和黟县的渔亭镇,划归农民所有。
1979年以后,休宁县人民政府先后成立了齐云山管理处和齐云山道教协会。
1978年,齐云山太素宫宫观修复开放。
1980年起,休宁县政府在东阳道院和伯阳道院,梅轩道院旧址上新建了凌风,海天一望,望仙三亭,修复了玉虚宫,罗汉洞,真武殿(太紊宫)等。
2
地理环境
位置境域
齐云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,地处休宁县城区西约15千米处,距屯溪区33千米,齐云山东起蓝渡石桥,西至黟县渔亭万寿山;北临岩前白茅山,南倚渠口乡公路;地理坐标:东经117°57′—118°7′,北纬29°47′—29°50′之间,总占地面积110平方千米。
地形地貌
齐云山由中生代晚白垩纪的陆相红色岩系组成。它们堆积在断陷盆地中,岩性强弱相间,岩层倾角不大,富有垂直节理。由于地处北亚热带气候环境,高温多雨,直接出露地面的红岩,在风化和流水割切与散流冲蚀作用下,形成了“丹霞地貌”。
气候特点
气温
齐云山全年平均气温16.2℃,最高年份16.9℃,最低年份15.6℃,年际间变化在0.5℃之间。一年中最热为7月份,平均气温为27.9℃;最冷为1月份,平均气温3.7℃。年气温日较差24.2℃,一年中1至7月气温逐月升高,8月开始下降。一日间最高气温在午后14~15时左右,最低气温在黎明至日出前。
降雨
齐云山雨水充沛,年平均降雨量1613.7毫米,最多年(1954年)为2641.6毫米,最少年(1978年)为928.8毫米,年际间变化较大。春季降水占全年的31%,夏季43%,秋季8%,冬季18%。显然春夏季雨量多,秋冬季雨量少。一年中1至6月份降水量逐月增多,春季阴雨绵绵,盛夏季节多有雷阵雨骤降骤停。5月上旬进入雨季,6月中旬进入梅雨季节,七月上旬出梅,在此间多暴雨。7至12月降水逐渐减少。全年降水日数为155天。
光照
齐云山山势呈东西走向,坐南朝北,光照适宜。年平均日照时数1931小时,日照率44%;年最多日照时数2291小时,日照率52%;年最少日照时数1581小时,日照率36%;全年以8月份日照率61%为最高。一月份南坡日照率达40%,是冬季理想的避寒地区。
四季
齐云山春季气温回升快,冷暖空气活动频繁,3月份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℃以上,4月份平均气温升至16.5℃,5月份达到20℃左右。夏季气候炎热,季平均气温为26℃。初夏冷暖气流频频交绥,此时温度高,湿度大,雨频水足;7月上旬开始进入盛夏季节,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,天气晴热少雨,常出现高温天气。秋季南方暖湿空气渐趋衰弱。但初秋天气常是晴热少雨。冬季干寒、晴朗,冬季平均气温5.9℃,初冬处于两次冷空气入侵的间隙中,往往气温回升,回暖显著,俗谚“十月小阳春”。之后受冷空气侵袭控制,气温不断降低而进入隆冬,在12月下旬出现初雪。
山风
齐云山年平均风速1.9米/秒。全年中以3月的2~3米/秒为最大。风向以东北偏东风最多,冬季为东北风,夏季为西南风或偏东风,春秋季节风向比较紊乱,但仍以偏东风较多。齐云山有其本身形成的山谷风,经常迂回于群山之间。
3
自然资源
●植物
齐云山内自然植物类型为常绿阔叶林、混交林。植被已形成乔木、灌木、草本植物三层林相结构,覆盖率达67%。木本植物种类有560余种,拥有中国珍贵树木18种,如三尖杉、香果树、楠木等;有小竹笋、香菇、木耳、山蕨等山珍和“白岳黄芽”、“屯绿”等名茶。中草药资源主要有铁皮石斛、七叶胆、何首乌、香风茶、木瓜、黄精、桂皮、马勃、杜仲等。
●动物
齐云山内野生动物(含飞禽)计140余种,有石鸡、竹鸡、山雉、野兔、猪獾、果子狸、“弹琴蛙”、‘东方蝾螈”等野生动物。
4
主要景点
综述
齐云山内有月华街、云岩湖、楼上楼3个景区。有奇峰36座,怪岩44处,幽洞18个,飞泉洞27条,池潭14方,亭台16座,碑铭石刻537处,石坊3个,石桥5座,庵堂祠庙33处。
齐云山历代修建有太素宫,三元宫,玉虚宫,静乐宫,天乙真庆宫,治世仁威宫,宜男宫,无量寿佛宫,应元宫,郎灵院,净乐道院,道德院,中和道院,黄庭道院,拱日院,东阳道院,东明太微院,榔梅院,华阳道院,西阳道院,添书院,石桥院,密多院,以及三清殿,参阳殿,兴圣殿,斗姆阁,文昌阁福地祠,土地祠,善圣祠,功德堂,碧霄庵,东岳庙等建筑。
景点
主要景点 洞天福地
洞天福地,有栖真岩、忠烈岩、寿字崖三处摩崖石刻。据传,栖真岩是齐云山最早道士、唐朝的栖霞真人修行的地方;忠烈岩是祭祀关公的地方;而寿字岩的寿字是清代慈禧太后的手笔,“寿”字,直径达到230厘米。
真仙洞府崖
真仙洞府崖壁下有许多洞穴,供奉各路神仙塑像,依次是八仙洞、圆通洞、罗汉洞、雨君洞、文昌洞。八仙洞供奉的是道教的八仙;圆通洞供奉的慈航普度天尊;罗汉洞供奉着真武帝君,两旁却又供奉着十八罗汉;雨君洞供奉龙王;文昌洞供奉文曲星。真仙洞府崖壁上“天开神秀”四个大字,为真仙洞府的标志。
月华街
月华街是道士与山上居民杂居之所,也是山上的街市,又是香客、游人住宿之地。月华街现有古道房8座,还有许多徽派民居,它们与宫观、院房组成一个密集建筑群。
太素宫
太素宫占地1600平方米,十分壮观。清乾隆皇帝曾称齐云山为“天下无双胜境,江南第一名山”。太素宫在文革中被毁,1994年已按原样重建,1997年神像开光,向香客和游人开放。
香炉峰
香炉峰在月华街太素宫前,山峰独立挺拔,形似香炉,故名。此峰底座小而稳健,炉身粗壮,顶端与底座大小几乎相同,传说顶上的铁亭、香炉当初是朱元璋所赐,每当雨后初晴,云雾飘渺之时,香炉峰或隐或现,有诗赞其妙曰:“山作香炉云作烟,嵯峨玉观隐千年”。
5
开发建设
基础建设
2017年,休宁县政府开建环峰拱秀旅游公厕、洞天福地遗址保护、印石峰地质灾害治理等项目;
2018年5月,黄山市建成休宁齐云山景区汽车特技表演场馆;
2018年2月,黄山市祥源齐云小镇齐云山游客集散中心。
品牌建设
1981年,齐云山被批准为安徽省省重点保护单位;
1994年,齐云山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;
2001年,齐云山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;
2005年,齐云山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;
2007年,齐云山镇被批准为全国环境优美镇;
2015年,齐云山被批准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。
6
文化活动
人文历史
●诗词
诗人
诗词
明唐寅
《题齐云山石室壁》
明唐寅 《七律诗咏齐云山》
明汤显祖 《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》
●碑铭石刻
截至1983年普查后,齐云山存碑碣537处(块)。其中摩崖石刻305处;最早的有北宋大观和南宋绍熙年间13处,分布在石桥岩附近;为数最多的为明代283处,分布在真仙洞府、一天门、紫霄崖、廓崖及石桥岩等处;清代6处,分布在真仙洞府一带和楼上楼1处;民国3处,近代1处。碑铭石刻232块,以青石或红砂石镌成,石门寺遗址有北宋熙宁九年1块为最早;明代169块,清代29块,民国9块,年代无考的24块,分布地点:登封桥1块,望仙亭2块,洞天福地3块,望仙亭至一天门8块,一天门内15块,八仙洞9块,真仙洞42块;二天门至三天门6块,太素宫旧址5块,小壶天2块,长生楼至朗灵院7块,玉虚宫31块,三贴峰至文昌阁旧址3块,东岳庙旧址3块,方腊寨1块,紫云关仙人峰7块,石桥岩下2块,楼上楼1块,其他地点28块。
齐云山存匾额19块,较完整的15块,属清代和民国年间制作,散存在山上各道房搁置;漆制楹联1副,悬挂在长生房功德堂。
道教文化
●道教发展
齐云山道教沿革属全真派,为皖南道教名山。齐云山由于避居皖南山,晋朝以前尚无人烟,及至唐朝,才开始有了道,佛教的活动。唐朝,四川青城山“天谷子道人”的门徒余氏六三娘从湖北武当山来齐云山传道,属正乙派,养文生、耀生、志生、立生四子皆入道,为齐云山最早的四大房,是开山建道之始。自余氏六三娘来到齐云山,至南宋的数百年间,道,佛二教都在山上建有寺庵,道院,分山而治。
1979年以后,齐云山管理处和齐云山道教协会先后成立。1978年,齐云山太素宫修复开放。1980年起,在东阳道院和伯阳道院、梅轩道院旧址上新建了凌风、海天一望、望仙三亭,修复了玉虚宫、罗汉洞、真武殿(太素宫)等。齐云山现有庵堂祠庙33处。
●道教文物
1983年普查后,齐云山存碑碣537处(块)。其中摩崖石刻305处:最早的有北宋大观和南宋绍熙年间的13处,分布在石桥岩附近;为数最多的为明代283处,分布在真仙洞府、一天门、紫霄崖、廓崖及石桥岩等处;清代6处,分布在真仙洞府一带和楼上楼;民国3处。碑铭石刻232块,以青石或红砂石镌成,石门寺遗址有北宋熙宁九年1块为最早;明代169块,清代29块,民国9块,年代无考的24块,分布地点为:登封桥1块,望仙亭2块,洞天福地3块,望仙亭至一天门8块,一天门内15块,八仙洞9块,真仙洞42块,二天门至三天门6块,太素宫旧址5块,小壶天2块,长生楼至朗灵院7块,玉虚宫31块,三贴峰至文昌阁旧址3块,东岳庙旧址3块,方腊寨1块,紫云关仙人峰7块,石桥岩下2块,楼上楼1块,其他地点28块。
活动
齐云山香会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就开始,至十月初一结束。新中国成立前,每年的初秋,各道房即派人分赴各县乡邀约旧主顾,整治房舍,清扫道路,做好迎接朝山香客的准备。
齐云山除每年皆有朝山的香会外,还有楼上楼观音洞农历九月十九的观音会,香火旺盛,年仅一次。山下岩前镇每年正月十五举行夜龙灯会,村民抬着香亭、舞着布饰的龙灯登上齐云山,在太素宫前舞耍酬神。
7
旅游信息
交通
黄山市汽车站:乘坐旅游公交可直达齐云山;
黄山市火车站或汽车站:乘开往祁门或黟县方向的汽车直达齐云山下车。
路线
一日游
A线:上午,齐云山半日游;下午,阳干福地,野生动物园(翠林苑);B线:上午,齐云山半日游;下午,夹溪河漂流,古城岩;C线:上午,中国状元博物馆,夹溪河漂流;下午,古城岩,野生动物园(翠林苑);
二日游
A线:D1,齐云山一日游;D2,上午,中国状元博物馆,夹溪河漂流;下午,古城岩,野生动物园(翠林苑);B线:D1,齐云山一日游;D2,上午,阳干福地半日游;下午,中国状元博物馆,夹溪河漂流;
三日游
A线:D1,齐云山一日游;D2,上午,中国状元博物馆,野生动物园(翠林苑);下午,阳干福地半日游;D3,上午,古城岩,万安老街;下午,三棵树廊桥,夹溪河漂流。
8
所获荣誉
2020年4月,入选“2020中国避暑名山榜”。 |